第344章
??王承恩忙拱手请罪道:“皇爷的这些旨意,奴婢定会坚决执行的,绝不叫内帑的银子,浪费一两。” ??“王伴伴办事,朕放心。” ??崇祯皇帝点头道:“以后在朕这边,王伴伴可以少来,集中精力,梳理好内厂所管辖的事宜。 ??记住你这个内管家,不止是一个端茶倒水的,要切实帮助朕分忧才是,任何需要解决的问题,但无法解决的,必须第一时间禀明于朕。” ??像王承恩这样忠心耿耿的太监,崇祯皇帝要交付给他相应的担子,能力这种东西,是能培养出来的,但是忠诚却不一定了。 ??两面三刀、骑墙派的太监群体,崇祯皇帝一个都不会放出京城,就叫他们待在自己眼皮子底下,去干那些脏活累活,要是有蹦跶的,那就杀了。 ??但像王承恩、方正化这帮忠诚可靠,能力不俗的太监群体,围绕着整个北直隶一带,没事就多跑跑吧,把各自所辖职权干好,这才是正道。 ??当大明的皇帝,还是有一项极佳的优势。 ??就是在干任何有用的事情,崇祯皇帝都能找到相应的人才,无需自己亲力亲为,叫忠诚可靠的群体,在自己的支持下,去做能改变现状的事情。 ??第三十章 京城要改变 ??崇祯三年的大明,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。 ??辽东没有大乱子。 ??山陕没有大乱子。 ??大明其他地方,也没呈递灾情、民变、兵乱的紧急奏疏。 ??虽说在朝堂这边,受责任制和追责制的影响,依旧产生些风波,但内阁的明确,也使得这一切都在可控之内。 ??因为内阁这边,在温体仁的运作下,愿意落实责任制和追责制,这也叫崇祯皇帝在默认下,给予更多的权柄给内阁。 ??眼下外朝的糟心事,一般都有内阁在前顶着。 ??周延儒和温体仁这两个权谋政客,一个放在军机处,一个定在内阁,的确帮崇祯皇帝做了不少事情。 ??然崇祯皇帝的心里也清楚。 ??目下的平静,只能算暴风雨前的宁静。 ??等到了三月后,诸多的问题,又将接踵而至的先后爆发。 ??流寇全面转战山西。 ??白莲教将在北直隶、河南等地冒头。 ??张献忠会强势崛起。 ??山东大水。 ??金陵地震…… ??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崇祯皇帝哪里敢有丝毫松懈,需要他做的事情,需要推进的谋划,还有很多很多。 ??“皇……黄少爷,您不该随意出来走动的。” ??换了一身便服的孙传庭,眉宇间带着忧色,看向崇祯皇帝说道:“府上需要黄少爷坐镇,现在……” ??看着规谏的孙传庭,紧了紧紫貂披风的崇祯皇帝,笑道:“伯雅,你说的这些,本少爷先前都听到快起茧子了。 ??古人云,读万卷书行万里路。 ??若是只待在一处地方,却不多出去走动走动,又怎么会清楚外面的情况?本少爷听说,当前崇文门税关那边,改变不小?” ??“是,的确改变不小。” ??孙传庭心里轻叹一声,看了眼左右,边走边说道:“仅过去两个多月,崇文门税关所征收的各类税收,总数就有三十七万余两银子。 ??这还不包括查抄的私盐。 ??若是寄售在便民铺的那批私盐,能全部平价卖出,至少能得银二十几万两银子。 ??随着各项制度的明确,仅崇文门税关这边,一年所征收的税收,或能突破一百五十万两银子。” ??从不足十万两银子,到突破一百五十万两银子,崇祯皇帝心里能想象得到,大明各地偷税漏税的情况,究竟是怎样严峻的存在。 ??“改变还真是不小啊。” ??崇祯皇帝微微一笑道:“若朝廷每年都能征收这么多税收银子,又何至于因为一些边地生出的动荡,就动不动向各地摊派辽饷呢? ??人人都说为了社稷,为了国朝,可叫他们分忧时,一个个所想都是给百姓加担子。 ??在大明当官老爷,就是好啊。 ??若是崇文门税关的各项制度,能推行到运河七关,朝廷真正做到掌控在手,又能增收多少税收银子? ??伯雅,你说朝廷这边,怎么就没想过这些?户部应尽的职权,与漕运总督的职权,混淆在一起,这不是诚心摆烂吗?” ??陛下这是想要全面整治,在漕运所设的七大钞关啊。 ??但是厘清户部和漕运总督的职权,怎会那般轻易就能办成呢。 ??不过若是能一地、一地的推行,多培养一些相应官吏,设立健全的监察制度,同时明确纱关留任时间,还是能逐一解决的。 ??上述这些能落实下来,国朝仅在七大钞关一项,至少能征收五百万两银子,但难度也是很大的,必然会引起不小的反弹。 ??看着陷入沉思的孙传庭,崇祯皇帝露出笑意,看来他所讲的这些,是叫孙传庭联想到什么了。 ??“伯雅啊,等回去了以后,去那位府上聊聊。” ??崇祯皇帝淡笑道:“将本少爷提到的这些,包括你心里想的,你们聚在一起,好好研讨下。 ??贪多嚼不烂嘛。 ??沉下心来,将事情逐一给办成,遇到棘手的问题,就解决问题,需要重设的规矩,就大胆重设嘛。” ??“喏!” ??有毕自严这个财相,坐镇户部,全面主持户部事,崇祯皇帝肯定不会叫他闲着,毕竟国库的税收,还是要多多增加的。